今天是 欢迎来到中共烟台市委老干部局!
您当前的位置 : 老干部局  >  阵地建设  >  干休所

提高能力 勇于奉献 做新时期老干部的健康卫士

责任编辑:刘宇峰 文章来源: 发布时间:2016-07-25 15:44:02

  尊敬的各位领导、同志们,大家好!

  我叫胡成军,是干休所门诊部的一名医生。入所工作21年,2008年担任门诊部主任工作。多年来,我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,坚持走自学成才之路,勤奋学习,刻苦钻研,不断探索,尽职尽责,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知识价值。在过去的一年中,与门诊部的全体同事一起圆满完成了老干部的医疗保健任务,赢得了老干部的赞誉和组织上的肯定。

  下面,我把几年来特别是去年在工作岗位上学习、工作的一些体会向领导和同志们作一简单汇报。

  第一点体会是,作为干休所的一名医生,要不断用知识丰富自己,努力做医疗与保健专业的“明白人”

  门诊部的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,要为老干部们服好务,光凭热情高和态度好是远远不够的,必须要有真本领和硬功夫。要掌握真本领和硬功夫,光凭从学校里学的知识和八小时以内的时间也是远远不够的。我历来认为,做什么要像什么,学什么要钻什么,缺什么要补什么。多年来,我养成了四个习惯,一是读书学习的习惯。门诊部不像医院那样一个科室只看同一类型的疾病,这对我们作医生的提出的更高的要求,对各种疾病都要有一定的诊疗能力。多年来,我利用业余时间,先后研读了呼吸、循环、消化、泌尿、内分泌等五大系统的专业书籍,并做了十几万字的学习笔记。科室订阅的五六种医学杂志,我每期认真研读。有关的医学最新成果和最前沿知识,我也经常在互联网上浏览学习。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,以自己的医学知识面越来越宽,对于老干部出现的一般常见病,能够做到诊断及时准确。作为一名医生,必须有自己的看家本领,有自己的杀手锏,在学习中既坚持‘普遍撒网、博览群书’,又注意‘由博返约、重点拿鱼’,突出重点,确保深度”。努力达到“T”字型的知识结构。多年来,我在中西医的结合上的学习上下了很大功夫,花了很多气力,中药配制、针灸与推拿做为自己的重点课题。老干部滕文,2005年在毓璜顶医院住院一年,花费药费30多万元,最后病人发着烧出了院,从06年1月份起至09年12月份老人病逝,在近3年的时间里,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,为其进行精心的治疗、调理,取得了较好的疗效,按照滕老自己的说法是创造了奇迹,帮助老人圆了其人生的最后三个愿望:看到了奥运会在中国举办,盼到了建国60周年,活到了自己的88岁寿诞。二是勤于思考的习惯。我感到善于思考是一个医生提高医术的一个重要途径。空暇时间,我把工作中遇到的疑难病历随时记录下来,潜心研究,有时遇到一个难题,连吃饭睡觉都在琢磨。在实践中也尝到了会思考肯钻研的甜头,自己解决了一个难题,就受到一次鼓舞,就增强一份信心,受到老干部的一次信任。三是不耻下问的习惯。三人行必有我师。实践中,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,利用各种机会向老主任们请教、向烟台市各大医院的专家请教、向各医学院校的教授请教。我非常珍惜每一次外出进修的机会,带着问题,带着老干部的疑难病例向专家学者讨教,每次进修都能解决几个问题,自己都有所提高。老干部遗属张桂欣住院时诊断为:室壁膨出瘤,心功能不全。出院时病人平卧十几分钟就会出现喘促、憋闷等症状,连睡觉都是坐着睡,本人很痛苦,家人也十分着急!为了解决病人的痛苦,我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,并多次打电话请教省中医院的周教授,通过采用中西药物的治疗,经过半年多的努力,现在病人已能平卧睡觉,自己起坐。

  第二点体会是,作为干休所的一名医生,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对待亲人般的爱心,努力做老干部的“贴心人”

  在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,作为一名干休所的一名医生,如果没有事业心,也就没有责任感。没有爱心,同样也没有责任感。责任感是门诊部一切工作的总开关。

  有了责任感,我们在工作中才能任劳任怨。老干部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,革命的功臣,又是我们的长辈。在日常的工作中,我对待老干部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亲切、耐心、细心,老干部家中有什么事情,也愿意找我们帮助解决。特别是在医疗保健方面,我更是想方设法为他们解除病痛,事事处处以他们为中心,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,不论是酷暑还是严寒,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,一年365天,一天24小时,只要是老人们叫诊,都能做到随叫随到,毫无怨言。自从实行休职业假制度以来,自己从来就没有休过一天,甚至周六、周日不值班的日子,也坚持到单位去走一走,到病重的老干部家中看一看。

  随着岁月的流逝,住所老干部的人数在逐年的减少,老干部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每况愈下,每位老干部同时患有多种疾病,有的长期不能出门,有的部分或完全丧失了自我生活的能力。虽然老干部在人员数量上逐年减少,但门诊部2009年度的工作量是历年之最,因此,我们深感身上的责任重大,任务艰巨。2009年度门诊量为3200人次,输液病人为2100人次,肌注病人1900人次,化验260余人次。抢救急危重病人比2008年增加了50%。

  有了责任感,我们在工作中才能积极主动。去年我们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,改变工作思路。变坐等老人们上门就医为登门巡诊服务,天天到老干部家中巡诊、治疗、输液、送药,对于急危重的病人每天多次巡视。了解治疗情况,反复考虑治疗中的细节,以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。不少来所看望老干部的外地领导对我们这一做法感到惊讶和佩服。老干部滕文在去年10月12日下午4:30分许,我去其家中巡诊,当时病人刚上完厕所,其儿子抱着他往床上放,病人突然没有了意识,头歪向了一侧,我就立即对其进行施救,并紧急通知门诊部的其他同志对其紧急抢救,由于抢救及时,病人约一分半钟后有了意识,待病人病情稳定后将其安全转至医院。11月11日上午,我们到老干部王涛家中巡诊,发现老人站立困难,说话言语不清晰,喘促较甚,活动后喘促加剧,听诊心前区快速房颤,两肺底湿性罗音明显,考虑到老人两天前曾发烧至38.7℃,又拒绝输液治疗,我们就建议病人及其家人立即让老人住院治疗,开始病人及其家属还不同意,但在我们的坚持下,同意住院。入院后老人被诊断为肺炎和急性左心功能衰竭。保健科戚主任说:“病人90多岁的高龄,病情这么重,如果来晚了,就很可能发生意外情况。”

  说实话,作为一名医生,有时偶尔也会抱怨工作太苦太累。但每当看到老人们经过自己的治疗,身体得到康复,露出了高兴的笑脸时,自己的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,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为老干部服好务的信心和决心。同时我也深深的感悟到:要真正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作为,不付出一定的代价,不做出一些牺牲是不可能的。能给老干部带来健康和快乐,能为病人解除痛苦,我感到高兴和自豪。

  第三点体会是,作为门诊部的一名主任,必须不断加强科室的内涵建设,当好科室人员的“带头人”

  科主任作为科室的带头人,主要任务就是带好队伍,当好头。所里去年对各科室提出了“内强素质,外树形象”的工作要求,作为门诊部这个集体的带头人,我从抓内涵建设入手,强化整体素质,提升医务工作者的整体形象。

  抓团结入手强化内涵建设。“一条心、一股劲”是门诊部的老传统。“二人同心,其力断金,五人同心,其势移山”。多年的工作实践,我也深感团结对一个科室的重要性。对于科主任来说,团结人是大事,团结人是好事,团结人是本事。在工作中做到率先垂范,在遇到困难问题自己先上,遇到荣誉的好事自己让。工作对同事一视同仁,不偏袒,业余时间与同事多走动多交流,充分了解大家的想法,科室同事遇到难事主动帮助解决。目前,科室的五位同志基本能做到思想上相互沟通,工作上相互支持,荣誉上相互谦让、生活上相互体贴、人格上相互尊重,小事上相互谅解。由于我们团结搞得好,科室的内部事物从来没有把矛盾上交,去年所里举行的打字比赛、够级比赛、文艺汇演等大项活动我们都走在所里的前列。所里马上要组织三八节的演讲比赛,我们的四朵金花在摩拳擦掌地准备着。团结出凝聚力,去过门诊部的领导和同志都能看到我们良好的精神面貌——脸上的阳光和微笑,我们就是这样天天辛苦并团结着,团结并快乐地工作着。

  从抓学习入手强化内涵建设。做为医务工作者,学习是终身任务。不学习就要落伍,就会被淘汰。我要求大家抽出点滴时间进行业务学习。为了做好老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,我针对老干部发病急、病情重的特点,主持编写了抢救常见急重病人的诊疗规范,发给大家学习,以提高大家抢救急重病人的实际操作能力。对每一名老干部已有的病情进行梳理,整理归档,使每一名同志对每一名老干部易出现的问题都了如指掌,明确遇到紧急情况如何处置。平时组织大家收看光盘上的医疗保健知识,对于病情复杂的案例,组织大家共同学习探讨,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。学习是使人美丽,学习使人快乐,学习使人自信!

  从抓制度入手强化内涵建设。门诊部工作性质特殊,要使工作实现“无缝”联接,不出现差错,各项制度落在实处是重要保证。我们坚持落实好每周一次的例会制度,把前一周的工作讲评好,把下一周的工作布置好。坚持值班24小时在位制度,值班人员24小时在位、24小时开机,科室的抢救药品和器材像部队的战备物资一样,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,一把紧急情况,从人能冲得上,器材和药品能够到位,2009年抢救急危重病人21人次,未出现误诊和医疗事故,其中,老干部冯慕、滕文、王涛、赵克彩,遗属于秀兰、张桂欣等都曾出现过严重的病情,由于抢救及时,诊断准确,措施得当,在第一时内将病人安全转入医院,避免了意外情况的发生。制度落实看起来简单,是平常事,但简单的事长期坚持下来就不简单,平常的事长期坚持下来就不平常。

  从抓服务入手强化内涵建设。服务工作始终是我们工作中的主题,无论是日常的医疗保健制度,还是日常生活的其它服务,只是是对老干部的身心健康有利,我们都会全身心地努力做好,把老干部当成我们的亲人和长辈看待。去年8月份,老干部冯慕摔伤并患脑血栓,其本人左侧肢体行动不便,其老伴又出现了腰椎骨折,行动不便,子女又在外地,家中又没有保姆,两位老人的生活出现了很大困难。徐鸣清、于维敏两位同志送约、治疗、看护在两位老人的床前,孙建丽同志帮助老人买菜、买饭、取款,张晓琳同志为病重的冯老穿衣、穿袜,使冯老一家人和来所里探望冯老的原单位的领导非常感动。今天春节,冯老一家还给我们这些做晚辈的拜年,使我们看到了我们工作的价值和意义。(文 胡成军)

版权所有:中共烟台市委老干部局

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387号 鲁ICP备16031649号-1 网站简介联系方式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