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 欢迎来到中共烟台市委老干部局!
您当前的位置 : 老干部局  >  夕阳风采

福山区门楼镇周家岘村第一书记邹少忠:一片深情献沃土 不忘初心助脱贫

责任编辑:老干部局 文章来源:老干部局 发布时间:2020-06-11 09:56:06

  他是村民口中的“老邹”,他是百姓心中“靠谱”的带头人,他曾用青春托起强国梦,现在用晚霞汇织复兴梦。他就是福山区门楼镇周家岘村第一书记邹少忠。

  邹少忠,男,62岁,原福山区委编办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局副主任科员。2015年7月,邹少忠同志到福山区门楼镇周家岘村驻村担任第一书记,2018年邹少忠退休不褪色,继续任周家岘第一书记。长期以来,周家岘村由于历史原因,党组织软弱涣散、党员服务意识不强,集体经济一穷二白,是远近闻名的后进村。邹少忠上任之后,坚持扶贫先扶志,把凝聚村党支部班子合力、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神作为工作第一要务,抓班子、抓党员、抓服务,积极带领党员群众寻找脱贫发展之路,村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。2018年,带动村集体增收30多万元,2019年邹少忠被烟台市委授予“烟台市优秀共产党员”荣誉称号。

  一、坚持抓班子带队伍,全面提升干部干事创业合力

  上任之初,邹少忠通过走访等多途径了解,发现村班子软弱涣散、工作积极性不高,群众工作方法简单、没有形成工作合力。邹少忠始终认为没有落后的群众,只有落后的干部;只靠嘴上功夫,村民是不领情的,只有多干实事才能赢得信任。他主动做父老乡亲的排头兵,一心扑在周家岘,想的就是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。上任一个半月的时间里,走遍全村330户,把村里当家里,把村民当家人,一家一家去跑,一户一户去了解问题,编制全村党员、村民代表、困难群众台账,在全村发放征询民意报告书,公开电话号码、任职时间、准备为村民做的好事实事以及贫困户名单、低保户办理程序办法等,向全体村民表达了为民服务的决心。工作中,邹少忠注重加强与村干部沟通交流,牵头制定村级运转的规章制度,在反复拉锯中形成与各方群体的共识,形成班子层面议事处事的“五条基本原则”,即决定重大事项要紧紧围绕区镇工作要求、重大事项必须经“两委”会集体研究、班子成员要尽职履职不搞内耗、班子成员要保持信息畅通、班子成员要注重团结。同时,制定“两委”职责明细,严格党员、村民代表考核办法,划定党员责任区,强化村级财务管理。正是他这种一心为民的情怀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感动了村民、凝聚了班子、赢得了拥护。

  二、坚持抓产业促脱贫,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奔小康

  从“后进”到“后劲”,从“乱村”到“稳村”,注定是一条不平凡的破茧之路。邹少忠始终认为金杯银杯都不如父老乡亲们的口碑,上任伊始,邹少忠就把帮助村里脱贫致富谋发展作为头等大事。针对村民收入少的难题,邹少忠不等不靠,积极找路子、想对策,改良大樱桃品种,多方协调争取了优质大樱桃苗木4000棵免费给村民种植,找来果品种植专家帮助村民进行大樱桃品种升级,提升大樱桃种植技术。借助市区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东风,邹少忠组织村民农闲时间再创业,督促由周家岘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,在冬季农闲时节制作大枣饽饽、地瓜面饽饽、方瓜饽饽,凭借纯手工、纯天然、质量优的优势,周家岘的大饽饽如今已远近闻名,年收入可达到20万元。2018年,组织村民在3月至8月养蜂制蜜,养蜂50余箱,产量1800斤,年收入达10万元,2019年突破20万,有力带动了村民脱贫致富。

  三、坚持抓基础促和谐,着力打造幸福美好新农村

  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、改善村容村貌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,大力推进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和有关工程改造,改善人居环境、卫生环境,推动周家岘村从以前一个脏乱差的后进村蜕变成一个设施完善、富美和谐的新农村。驻村以来,邹少忠多方筹措资金300余万元,不断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,千方百计的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。修缮村委办公室和大院,有力改善办公环境;建设260平米的老年活动中心,为留守老人提供幸福安居场所;硬化道路3000余平米,全面更新了道路设施基础,彻底改变了雨天泥泞的基本现状;筹备组建乡村民俗表演队,不断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;协调资金40万元更换220伏变压器2个,有效保障了村民用电安全稳定;在村口至水库关键路口增设和更换太阳能路灯80盏,村民夜间出行更安全亮堂;打井修建洗衣房,方便群众洗衣用水等;积极修缮村内老厂房,建立配置完善的党建服务中心,既可以开会、培训,还可以免费给村民提供婚宴、娱乐场地,村内基础设施全面更新、全面丰富。

版权所有:中共烟台市委老干部局

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387号 鲁ICP备16031649号-1 网站简介联系方式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
返回顶部